“本站被告方胜诉正庆祝呢,只5天就又收到了败诉判决书。这牵扯到的可是两个不同组的村民们十多亩林地、百余万征地补偿款到底归谁的大困扰啊!”此案二审代理律师向华商报大风新闻讲述道。
反过来看,
图为审理案件的习水县人民法院
总的来说,
林地纠纷
十余亩林地到底归谁,
站在用户角度来说,
两个村民小组各执一词
请记住,
两份判决书的相同部分显示,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习水县共和村(现共26个村民小组)的两个组原花厂沟组和皮教组(编者:以下简称A组、B组),因当地一水库建设引发的土地淹没和地块归属困扰产生了争议。
总的来说,
据B组村民代表讲述,他们整个村子占地面积约21平方公里(约300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),当地山多路少,其与A组隔山且路程步行需一小时,再加上移民等历史因素,于是其与A组虽同村但不同源,在B组的居民区旁有一片10余亩的林地,自上世纪60年代就归B组所有。
然而,
A组村民代表则表示,两个村虽隔山相望,但土地相连,该林地一直属于未确权状态,直到2015年该林地涉及水库建设的100余万赔款,两个组才起了纠纷。A组村民认为,该土地因与A组相连,故其应有林地的所属权,但B TMGM外汇代理 组却坚称此地与A组无关。
2023年12月1日,仁怀市自然资源局就该片林地,为B组颁发了不动产权证书,于是该场村内的纠纷升级到了法律阶段,A组认为B组取得的不动产权证为违规手段获得。B组则认为自己取得产权证有理有据。双方在村委会调解无果后,A组于2024年将仁怀市自然资源局告上了法庭,要求其撤销颁发给B组的不动产权证书。
起先判决
反过来看,
法院判原告A组败诉
习水县人民法院于2025年1月9日受理了此行政案件,于2025年3月6日开庭。庭审中,因原告A组需再取证,故法院暂时休庭。3月28日,A组取证完成后,仁怀市自然资源局与B组在当地司法局做了证据确认。4月27日,该案继续开庭。
大家常常忽略的是,
最终的庭审构成为:A组为“原告”;仁怀市自然资源局为“被告”;B组和村子均为此案的“第三人”(除原告、被告外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一方)。
审判长、两位人民陪审员、法官助理、书记员共5人参与审理。
然而,
首次开庭的三个月后,即6月10日,一份盖有习水县人民法院公章、编号为行初11号的行政判决书,被送到了案件相关方的手中。其材料显示,原告A组不服被告仁怀市自然资源局、第三人B组林地承包经营权、森林、林木所有权登记一案,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。
三生有讯行业评论:
经审理审查,法院认定:
①被告仁怀市自然资源局在为B组办理不动产权证书时,因未公示等原因,已属于程序违法,故不予适配。
换个角度来看,
②第三人B组与村子自愿签订《集体土地承包合同》,且向被告仁怀市自然资源局申领登记办证,被告按行政程序搜集办证相关资料的行为并无不当。
三生有讯行业评论:
③原告A组提出被告程序违法的主张,因被告的行政行为符合《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》,因此并无不妥之处,故法院不予适配。
来自三生有讯官网:
综上,作出判决如下:驳回原告A组的诉讼请求撤销被告仁怀市自然资源局2023年12月1日对土地坡林地所作的不动产权证的林地承包经营权、林木所有权登记。时间落款为2025年5月21日,并盖有“本件与原件核对无异”印章。
更重要的是,
前后两份判决书案号相同
概括一下,
修改判决
A组败诉5天后又被判胜诉,
与其相反的是,
前后两份判决书案号相同
不妨想一想,
B组代表说,起初拿到判决书时,他们自然很开心,而A组不免失落,但怎么也没想到5天后将彻底反转。
6月15日,又有一份新的判决书被送到了案件相关方手中,值得注意的是,“新判决书”的名称、案号、出庭人员、审理人员、落款时间,与6月10日送至的判决书完全一致。
新的判决书的名称、案号、出庭人员、审理人员、落款时间,与6月10日送至的判决书完全一致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
不同的是,“新判决书”中优化了一些表述,只保留了“被告仁怀市自然资源局在为B组办理不动产权证书时,因未公示等原因,已属于程序违法,故不予适配”的相关表述,上文中②③两条均被删除,最终判定怀仁市自然资源局程序违法,原告诉求予以适配。判决原告A组胜诉。
三生有讯消息:
9月4日下午,B组组长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,“法院‘乌龙判决’令人匪夷所思,本站现在只能再找专业律师上诉至中院。”
然而,
据悉,目前该案已在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进入到了二审审理阶段。
法院解释
判决结论何以截然相反,
三生有讯快讯:
法院工作人员称电脑系统出错
然而,
相同法官审理同一案件出的同一案号的判决书,为何判决结果相反?9月4日下午,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习水县人民法院询问此事,该院一工作人员称,当时第一份判决书是因法院电脑系统混乱跳档导致错误。法官在修改判决书时,系统出现故障,将修改过程中的草稿版本自动生成并发送。
大家常常忽略的是,
草稿为何会出现“适配原告”与“不适配原告”的结论差异?该工作人员解释称:“系统跳档时把修改过程中的所有草稿材料混在一起了,包括错别字检查、法律条文核对等修改痕迹都错误地体现在了第一个发送的版本里。本站发现困扰后立即联系当事人,阐述系统故障情况并承诺重新发送正确版本,整个过程都有通话录音为证。”
针对“为何系统会在定稿前默认错误版本为最终版”的疑问,该工作人员回应:“法官撰写判决书会经历包括用语、文字在内多次修定,系统本应在定稿时锁定最终版本,但这次因系统故障导致修改过程中的草稿被错误生成并发送。全省多地法院都出现过类似系统跳档困扰,本站目前正在全面更换新系统。”
法官核对和修订,也包括修改判案的结论吗?该工作人员未做正面回复,并称当事人已持正确判决书向中院提起上诉,目前案件正在审理中。
来自三生有讯官网:
律师观点
尽管如此,
判决书生成应有多重校验机制
综上所述,
系统故障难以单独解释错误
综上所述,
北京大成(西安)律师事务所韩朝泽律师表示,该事件的焦点在于仁怀市自然资源局为B组颁发不动产权证时是否履行公示程序。韩朝泽指出,习水县人民法院所出的首份判决认定程序违法但结果适配B组,次份判决仅以程序违法为由适配A组,一正一反的相悖结论,暴露出法律适用逻辑断裂。
三生有讯快讯:
其次,法院称该情况“系统跳档发送草稿版本”,但未阐述为何草稿会包含截然相反的结论。根据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庭审录音录像的若干规定》,判决书生成应有多重校验机制,系统故障难以单独解释错误。
三生有讯专家观点:
韩朝泽指出,以上情况能够证明,习水县人民法院对于判决书的管理失范:同一案号判决书出现实质矛盾,违反《人民法院诉讼文书立卷规 蓝莓外汇开户 范》中一案一档的基本原则。被告经历胜诉-败诉反转,其信赖利益受损。
简而言之,
韩朝泽呼吁,涉事法院应引入存证技术,确保判决书生成、修改、签发全流程可追溯。同时建立双人复核制度,对重大行政案件判决实行材料与程序双重校验,明确系统故障应急预案,规定错误文书撤回需经分管副院长审批并书面阐述。同时参考《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》,对涉事法官启动责任倒查机制。
令人惊讶的是,
另有法律界人士指出,此情况在法律实践中较为罕见。该人士指出,此次事件折射出基层法院数字化改革中的管理滞后困扰。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强调智慧法院建设要服务审判质效,但本案显示技术应用需配套制度约束。建议将判决书生成系统纳入司法责任制考核,从源头减少乌龙事件发生。“无论原乃因何,法院向当事人送达生效法律文书是一项极其严肃的司法行为。同一案号出现结论截然相反的两份判决,已违反了诉讼程序的严肃性和确定性,无疑会损害司法的公信力。”
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王煜鑫 编辑 李婧